連花清瘟膠囊/顆粒治療病毒類呼吸系統傳染病有效性述評
來源:酵素廠家 作者:昆山綠清婷發布時間:2022-12-23 14:38:24 瀏覽次數:
連花清瘟膠囊/顆粒作為中醫絡病理論指導研發的用于治療病毒類呼吸系統傳染病的代表性中成藥,上市近20年來基于中國知網、萬方、PubMed數據庫,以“連花清瘟”、“Lianhua Qingwen”作為主題詞檢索,已發表連花清瘟相關研究論文950余篇,其中SCI論文近100篇,中文論文850余篇,涉及中醫理論、藥學研究、藥效研究、臨床研究以及Meta分析、臨床用藥分析等不同角度,其中2020-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發表的連花清瘟在新冠肺炎治療方面相關論文已達120余篇,顯示出連花清瘟在新冠肺炎疫情治療中發揮的積極作用。本文從中醫處方組成、基礎實驗數據、臨床試驗數據多個維度,系統闡述連花清瘟膠囊/顆粒(以下簡稱連花清瘟)治療病毒類呼吸系統傳染病有效性。
一、從處方組成看連花清瘟的療效
“連花清瘟”藥名取自組方中“連翹”和“金銀花”兩個代表性藥味,即“連花” 而不是“蓮花”;“瘟,疫也”(《集韻》),“疫,民皆疾也”(《說文》),今常并稱指具有傳染性、可引起流行的一類疾病,如流感、新冠肺炎等都屬于中醫瘟疫的范疇。據《中國疫病史鑒》記載自西漢以來兩千多年間我國發生過300余次瘟疫流行,平均每6年發生一次,與近20年來病毒類呼吸系統傳染病爆發頻率基本一致。中醫藥有著豐富的抗疫理論總結和臨床實踐經驗,連花清瘟正是結合中醫藥兩千多年來瘟疫疾病發病規律,匯聚三朝古方化裁而成。以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麻杏石甘湯與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銀翹散為基礎方,汲取明代吳又可《溫疫論》治疫病用大黃的用藥經驗,廣藿香芳香化濕護脾胃,紅景天提高免疫固正氣,祛邪與扶正兼顧,體現了“清瘟解毒、宣肺泄熱”的治法特點。
麻杏石甘湯自漢代張仲景《傷寒論》創制以來,后世醫家推崇為清泄肺熱的代表方劑,近年在流感、新冠肺炎等治療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一項納入8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涉及1214例流感患者的薈萃(Meta)分析顯示,麻杏石甘湯臨床總有效率、24 h體溫療效,均優于感冒清膠囊、磷酸奧司他韋等其他抗流感藥物,且安全性良好。
銀翹散源自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清解外邪具有良效,常與麻杏石甘湯聯合應用治療病毒類呼吸系統疾病。一項發表在Ann Intern Med(《內科年鑒》)的前瞻性、隨機對照、多中心麻杏石甘湯合銀翹散與奧司他韋聯合治療H1N1流感410例臨床研究中,經治療5天后發現,與非干預對照組比較,麻杏石甘湯合銀翹散組、麻杏石甘湯合銀翹散聯合磷酸奧司他韋組的退熱中位時間分別減少37%(P<0.001)和47%(P<0.001)。麻杏石甘湯合銀翹散聯合磷酸奧司他韋組較單純磷酸奧司他韋組的退熱中位時間相比下降19%(P<0.05),顯示出兩方合用在治療病毒類呼吸系統傳染病方面具有明確的療效。此外二者聯合應用可有效治療肺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且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基礎研究顯示麻杏石甘湯體外有效抑制不同亞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H1N1、H6N2、H9N2等亞型及乙型流感),兩首名方體外均抑制流感病毒誘導細胞產生細胞因子及趨化因子IL-6、IP-10、TNF-α、IL-8、CCL5等表達。網絡藥理學分析顯示,麻杏石甘湯通過干預病毒吸附、抑制病毒增殖、調節抗體免疫系統、保護宿主細胞等方面發揮抗病毒、抗炎作用;麻杏石甘湯涉及到269個活性成分,以及成分相關靶點288個,通過抗病毒、抑制炎癥反應、調節免疫相關信號通路,發揮治療重型新冠肺炎作用。有文獻統計麻杏石甘湯和銀翹散作為古代治療瘟疫類疾病經典名方,已成為新冠疫情中高頻出現的古代經典方劑。
明代名醫吳又可《溫疫論》治疫病用大黃的用藥經驗,源于中醫“肺與大腸相表里”的理論基礎,連花清瘟組方中借鑒以大黃通腑清肺、通腑瀉肺、通腑安肺;藥效研究顯示大黃具有抗新冠病毒及其變異株的藥理活性,并可抗流感病毒、HIV病毒、HBV病毒,具有抗炎、解熱鎮痛等作用。紅景天調節免疫、抗炎、抗氧化應激、改善循環等作用,廣泛用于呼吸系統疾病治療中??梢?,連花清瘟組方源自漢代、明代、清代三朝治療瘟疫名方,現代臨床與藥效研究、網絡藥理學研究亦證實其對流感、新冠肺炎的確切作用。
文章來源:昆山綠清婷 酵素廠家 http://www.www.tatthien.com/a/news/329.html ,轉載請標明出處,謝謝合作!